【海南加快构建相关体系!】
海南加快构建相关体系!
海南省六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在海南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介绍,过去五年海南加快构建自贸港法律法规体系,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省级法规和法规性决定143件,批准市县法规54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是海南自贸港建设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海南省人大常委会积极配合国家制定这项法律,同时积极推动调法调规工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先后作出决定,在海南暂时调整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3件法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事务担保条例》等6件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为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供了有力支持。
海南省人大常委会统筹运用一般地方性法规、经济特区法规和海南自由贸易港法规制定权,共审议通过相关法规42件。包括加强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立法,制定商事登记管理、外国企业从事服务贸易经营活动登记管理、市场主体注销、企业破产、征收征用、注册会计师、律师等方面的法规,就市场主体放宽准入、自主经营、便利退出作出一系列创新性规定。加强“放管服”改革立法,先后两次作出将省级管理权限调整由重点园区管理机构实施的决定,在更多方面让“园区说了算”。加强优化营商环境立法,制定社会信用、优化营商环境、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法规。加强封关运作准备立法,制定反走私暂行条例、免税购物失信惩戒若干规定,加强对减免税进口货物物品的管控,加大了对走私行为的打击力度。
2023年海南省人大将进一步加快构建海南自贸港法律法规体系,学习借鉴国际上自贸港有益做法,对接国际相关规则和惯例制定法规。着力推进贸易投资自由便利、财政税收保障、营商环境建设、压力测试和风险防控等方面的立法。
【海南2025封关前重大投资建设都在哪里】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7月29日消息(记者谭琦实习生陈美佳)封关运作工作是海南自贸港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系统工程。7月29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全岛封关运作第一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在海口举行。据悉,本次集中开工项目共9个,总投资14.17亿元。
从市县看,海口市1个,总投资1.74亿元;三亚市3个,总投资6.8亿元;文昌市1个,总投资1.12亿元;琼海市2个,总投资1.2亿元;东方市1个,总投资1.92亿元;澄迈县1个,总投资1.39亿元。同时,反走私综合执法站项目中的15个子项目具备进场开展“四通一平”条件,也参加了此次集中开工活动。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提出,在海南自由贸易港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关境外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设立“一线”,在海南自由贸易港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关境内的其他地区之间设立“二线”,“一线”放开,“二线”管住。
在全岛封关运作准备工作加快推进的重要时刻,6月24日,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领导小组专题会议审议通过全岛封关运作第一批建设项目清单,并要求紧盯2025年底前实施全岛封关运作目标,聚集重点、难点,扎实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目前,海南省设立8个对外开放口岸,满足全岛封关运作“一线”进出需要,设立10个“二线口岸”保障“二线”进出需要。
下一步,全省将按照已确定的时间节点继续推动封关运作项目建设,确保2023年具备封关运作硬件条件,为2025年底前实现全岛封关运作打下坚实基础
【海南或成为“第二个香港”?斥资数百亿,预计15年后全面建成】
编者按:作为全品类电商信息技术服务平台,搜了宝立足海南多年,从平台创立之初就跟海南的命运紧紧相连,可以说见证了海南这些年的发展与变化。同时,我们也对海南未来的发展是抱有很高的期待,也自始至终都相信海南的发展会越来越好。近几年,海南省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不断培育壮大新动能,深入推动一二三产业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也非常振奋人心。我们也希望以己之力为海南建设发展尽一点绵薄之力,与更多搜了宝人一起携手为海南营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前段时间,一则关于“海南省将建成自由贸易港,在2023年底具备封关硬件条件,2024年底前做好封关的各项准备”的新闻,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议。事实上,海南封关后将成为一个单独的贸易经济体,国外的货物进入海南将不需要交关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免税地区,其模式有点类似于香港、澳门目前的状态。因此有不少网友表示,海南或将成为“第二个香港”。
海南自由贸易港,是按照中央部署,在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是党中央着眼于国际国内发展大局,深入研究、统筹考虑、科学谋划做出的重大决策。
海南自贸港将实行以“零关税”为基础特征的自由化便利制度安排,并且实施“零关税”的货物,海关免于实施常规监管。值得一提的是,海南全岛封关运作前,就将对部分进口商品,免征进口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全岛封关运作后,对进口征税商品目录之外、允许海南自由贸易港进口的商品,全部免征进口关税。
据悉,从2021年开始海南岛将“封岛”,进行自由港的建设,预计在2025年将初步完成海南自由港的建设工作,随后的10年,将用于海南自由港的政策与规划细节上的进一步完善,直至2035年将彻底完成海南自由港的打造工作,根据预测,在本世纪中叶,海南自由港将被打造成为极具世界影响力的国际自由港。
相比之下,海南自由港在面积上不仅超越香港、迪拜、新加坡这些自由港,同时在建设规划上也与时代更加贴合。就像5G,海南自由港将成为我国最早一批完成5G建设的地区,不止如此,为了满足海南自由贸易港未来在交通方面的需求,我国还加快了琼州海峡南北两港、美兰国际机场等交通枢纽项目的推进,确保交通成为海南自由贸易港的一大优势而非劣势。
相关人士介绍表示,2025年前,成功全面封关运作将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标志,“我们研究海南自贸港时要注意,零关税并不是它的独有特点,目前的综合保税区都能做到零关税,海南的厉害之处在于全岛零关税,这就了不得,一般零关税也就两三平方公里,海南是3.5万平方公里全部零关税”。
海南自由贸易港不仅之于中国、世界有重要意义,对于老百姓来说,也能收获实实在在的红利。对岛内居民消费的进境商品,实行正面清单管理,允许岛内免税购买。放宽离岛免税购物额度至每年每人10万元,扩大免税商品种类。对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工作的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其个人所得税实行税负超过15%的部分,予以免征。可见,海南自由贸易港在消费、医疗、教育、税负等方面都有利好。
如今继香港后,海南自由贸易港也预计在2035年建成,面积足足有3.5万平方公里,斥资更是高达数百亿,或成为第二个香港,成为我国最大的自由贸易港,到时候这里会成为中国的第二个“购物中心”。
【海南闭岛时间】
法律分析:争取2023年底前具备封关硬件条件、2024年底前完成封关各项准备。
法律依据:《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第三条到2025年,初步建立以贸易自由便利和投资自由便利为重点的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体系。营商环境总体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市场主体大幅增长,产业竞争力显著提升,风险防控有力有效,适应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法律法规逐步完善,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改善。到2035年,自由贸易港制度体系和运作模式更加成熟,以自由、公平、法治、高水平过程监管为特征的贸易投资规则基本构建,实现贸易自由便利、投资自由便利、跨境资金流动自由便利、人员进出自由便利、运输来往自由便利和数据安全有序流动。营商环境更加优化,法律法规体系更加健全,风险防控体系更加严密,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成为我国开放型经济新高地。
海南2023年全面封关相关文章: